发布时间:2025-11-18 10:08:30 浏览人数:1人
容量参数是选型的首要基准,需基于项目规模与负载总和科学核算。
风光储项目的辅助负载涵盖监控系统、冷却装置、消防设备等,需统计所有负载的额定功率总和,并考虑1.2倍的安全裕量及功率因数影响,公式为“额定容量=所有辅助设备额定功率总和×1.2/功率因数(通常取0.85)”。
小型分布式光伏或储能项目,因辅助设备较少,可选50KVA-200KVA容量产品;大型地面光伏电站、风电场或集中式储能电站,辅助负载规模大,需选用500KVA-1000KVA甚至更大容量的变压器,避免容量不足导致过载跳闸,或容量冗余造成投资与能耗浪费。
电压等级需双向匹配发电端与辅助设备需求,是保障供电适配的核心。
输入电压需契合风光储发电端的输出特性,光伏阵列串联后输出电压为500V-1140V,储能电池簇满电电压为600V-800V,因此变压器输入电压需覆盖该范围,且具备±10%的电压调节能力,应对光照、风速变化导致的输入电压波动。
输出电压需统一匹配辅助设备额定值,风光储项目辅助设备多采用400V三相电压(可衍生220V单相供电),需确保变压器输出电压稳定在该等级,波动范围控制在±5%以内,避免电压偏差损坏设备。
绝缘等级与防护等级需适配风光储项目的复杂运行环境。绝缘等级决定设备耐温能力,户外光伏电站、风电场常面临40℃以上高温,沙漠地区夏季地表温度可达60℃,需选用F级(耐温155℃)或H级(耐温180℃)绝缘材料,沿海项目还需选用抗盐雾腐蚀的绝缘涂层,避免绝缘老化击穿。
防护等级需结合安装场景选择,室内配电室安装可选IP54等级,具备防尘防水溅能力;户外露天安装需升级至IP65等级,实现完全防尘和防喷射水侵入,保障设备在雨雪、沙尘环境下可靠运行。
接线方式与转换效率直接影响电能质量与运行经济性。
接线方式优先选择Dyn11(高压侧三角形接法,低压侧星形带中性线),该接法能有效抑制光伏、储能系统产生的3次谐波,减少对辅助设备的干扰,同时适应不平衡负载,避免三相电压偏差。
转换效率需符合国家能效标准,优先选用1级能效产品,采用高导磁硅钢片铁芯与无氧铜绕组,使空载损耗降低15%-20%,负载损耗降低10%-15%。以1000KVA变压器为例,高效产品每年可减少数百千瓦时能耗,长期运行能显著降低项目运维成本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