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 | EN

电抗器维护常见误区,避开这些少走弯路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11:09:25  浏览人数:2

电抗器运维工作中,不少运维人员虽重视维护,但因对设备结构原理和维护规范理解不深,常陷入认知误区。这些看似“规范”的操作,实则会对电抗器造成隐性损伤,增加故障概率。

本文解析电抗器维护中最常见的6大误区,帮助运维人员纠正错误认知,提升维护质量。

误区一:干式电抗器用水冲洗清污。部分运维人员为图方便,直接用水冲洗干式电抗器绕组清污。

殊不知,绕组绝缘包封层虽有防水性,但长期用水冲洗会导致水分渗入绝缘层内部,降低绝缘电阻,甚至引发匝间短路。正确做法:采用压缩空气(压力不超过0.3MPa,需根据设备厂家要求调整)从下至上吹扫,积污严重处用干布蘸取专用绝缘清洗剂擦拭,禁止用水直接冲洗。

误区三:巡检只看表面不查参数。

多数运维人员巡检时仅查看电抗器是否运行、有无明显破损,忽视运行参数监测。实际上,电抗值偏移、绕组温度异常等隐患常隐藏在参数中,如输入电流轻微波动可能是匝间短路前兆,绕组温度绕组温度异常升高可能是散热系统失效信号。

正确做法:制定巡检清单,明确电压、电流、绕组温度、环境温度等参数的正常范围,巡检时逐项记录并与历史数据对比,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端子和绕组温度,及时发现参数异常。

误区四:忽视铁芯维护。

电抗器铁芯是磁路核心,部分运维人员认为“铁芯无需维护”,长期不检查夹紧螺栓和绝缘状态。铁芯夹紧螺栓松动会导致振动加剧、噪声增大,铁芯多点接地会引发局部过热,加速绝缘老化。

正确做法:每半年检查一次铁芯,紧固松动螺栓并加装防松垫片,每年开展铁芯绝缘测试,发现多点接地时及时清理铁芯表面杂物,修复绝缘层。

误区五:故障处理后不复盘。部分运维人员处理完故障后,仅记录故障现象和处理结果,不深入分析根源。如电抗器过热跳闸处理后,未排查负载过大的根本原因,导致同类故障反复发生。

正确做法:建立故障复盘机制,每次故障后组织分析根源(维护不当、负载异常、设备老化等),评估处理措施有效性,优化维护流程,如因负载过大导致过热,需调整用电负荷分配,避免再次过载。

误区六:小部件损坏不及时更换。像密封垫、冷却风扇等小部件损坏时,运维人员常拖延更换,认为“不影响大局”。实则密封垫老化会引发潮气渗入潮气渗入,风扇故障会导致过热,小部件问题会引发大故障。

正确做法:将小部件纳入定期维护范围,密封垫每2年更换一次,风扇运行异响时立即检修或更换,确保辅助部件与主设备性能匹配。


成为电力行业领先"智"造商